您的位置:传统文化杂谈 > 民俗文化 >

黑龙江地区旧时的修桥补路习俗

文章主题:民俗文化  文章来源:文化杂谈  发布时间:2020-02-17 12:00:08

路桥路桥属公益事业。俗谚云:“要想得天助,修桥又铺路。”把修桥铺路看成是一种善举,把为群众尽义务看成是一种美德。

修路架桥多是群体所为,是群众智慧的结晶,往往成为地方趣事,代代流传。

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,在村西北约1000米处牡丹江上,清晰可见一座古桥址,俗称“七孔桥”。据考古专家鉴定,此为唐渤海时期的古桥址,是黑龙江区域内最古老的古桥址,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,经1000余年的风雨侵蚀,几个桥墩至今依然坚如砥柱,一字排开,横跨牡丹江,依稀保留着当年壮观的气势和建筑的风采,充分显示了渤海人民的聪明和智慧。

这座古桥址俗称“七孔桥”,名称的得来是因为存有七个桥墩,其实此桥实为八个桥墩,最南端的一座桥墩因临江岸,现已剥蚀无存,所以七孔桥实为九孔。这座古桥横跨牡丹江面,宽约170米,桥墩是用玄武岩堆筑,枯水季节仍高出水面一米有余。每座桥墩长约30米,宽约14米,两墩间距为14米左右。

七孔桥遗址对研究我国桥梁建筑史具有珍贵的实物价值,清初流人的《柳边纪略》等书,对此遗迹均有记载。

在宁安市城西鸡鸣山下、牡丹江旁,有一座大石桥,这座大石桥已有360余年的历史。据考证,这座大桥始建于后金天聪八年(1634年),初建时叫“长板桥”,为木质结构,后改修为石桥,历时数百年,几经沧桑变化,大桥曾经多次修缮。关于这座大石桥,当地流传着一则优美的传说:有位油匠,姓金,光棍一人,卖油时常经过此桥,他见大石桥破损不堪,便决心维修大石桥,他把一生中所有的积攒都拿了出来,终于把大石桥修缮得焕然一新,人们每过这座大石桥,便想起好人金油匠。

大石桥造型典雅大方,全桥以石块砌筑成一座单曲拱桥,桥长25米,宽4.5米,高7.3米,桥面两侧对称排列56根石立柱,柱的顶端均雕有石桃,石柱间的石板护栏雕有美丽的图案,桥下是4米多高的巨型桥洞,泼雪泉水从拱洞中流向山谷,注入牡丹江。古桥流水,景色宜人,在大石桥的西南岸上,建有石亭,内置石碑两通,刻有记载大石桥的铭文和碑文。此桥已被列为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修路、修桥是村落中的公共事业,修缮时一般不集资,有时是能出资的出资,能出力的出力,家家户户都乐为此举。例如:黑龙江省集贤县的东宋村,去集贤镇的路上,有两条小溪横穿而过,便在溪水上修了两座木桥,一座叫“头道桥”,一座叫“二道桥”,修桥时成了村中盛事,人人都争先作贡献。

黑龙江省俗谚云:“毁桥毁路要瞎眼。”由此可见对维护路桥的高度重视,黑龙江区域村屯与村屯之间都有能通车马的道,俗谓“大道”、“车马道”。在田间、山林中的宽能容人的路,俗称“毛毛道”,抄近路的道俗称“岔道”。对车马道,每年都要集体维修,用车拉沙砾来垫道,在路的两旁,都喜欢栽杨植柳。

热点排行>>
图文阅读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