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跟痛是怎么回事,足跟痛的治疗偏方

文章主题:传统医学  文章来源:文化杂谈  发布时间:2019-04-16 23:39:18

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。以足跟肿胀、麻木疼痛、局部压痛、行走困难为特征。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。在中医学属于“骨痹”范畴,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,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。常选择祛风除湿、温经散寒、软坚消肿、活血镇痛的中药浸泡足部,具有直达患处,疗效显著之特点。

足跟痛是怎么回事

配方一

【配方】制川乌、制草乌、木瓜、红花各30克。

【用法】将上述药物加水适量,煎煮30分钟,待药液温后浸洗患处。每日两次,每日1剂。洗毕用拇指沿足跟骨内、外、后侧进行按揉,然后按揉跟底部。

【功效】温经散寒,化瘀止痛。

配方二

【配方】透骨草、路路通、寻骨草各35克,三棱、莪术、独活各25克,细辛、生川乌、生草乌各12克。

【用法】将上述药物装入纱布袋内,置水中煮沸30分钟后,倒入盆中,将患足置于药液上熏蒸。为防蒸汽扩散,上面可盖一布巾。待药液温度适合时,再将患足置于盆中浸洗,并用手不停地搓揉30分钟,每日熏洗两次。

【功效】温经活血止痛。

配方三

【配方】大黄、黄连、狗脊、独活、牛膝、透骨草各35克,芒硝50克,陈醋250毫升。

【用法】将前6味药物用纱布包好,加冷水约3升,煎沸30分钟后取出药包,把药液倒入盆内,加入芒硝、醋,搅匀。先以热汽熏蒸,再用毛巾蘸药液热敷痛处,待液温降至40—50℃时,将患足放入盆内浸洗,若药液变凉可加热再洗。每次洗约1小时,每日1-2次。

【功效】活血祛瘀,软坚散结,除湿通络,消炎退肿。主治跟骨骨质增生等所致的足跟痛症。

配方四

【配方】土茯苓、防风、白芷、蒜瓣、艾叶、桑枝、透骨草各15克。

【用法】将上述药物加清水适量煎沸后,将药液倒入盆内,趁热上盖方布罩之,先熏后洗,每次熏洗30~40分钟,每日熏洗1~2次。

【功效】祛风利湿,温经止痛。

配方五

【配方】整核桃1个,艾叶60克,防已、皂角刺各35克,草乌、红花、苏木、延胡索各12克。

【用法】将上述药物加水1升,煎沸10分钟,将药汤与核桃倒入盆内,趁热熏洗患足,再用患足跟用力踩核桃5--10分钟。每日早、晚各治疗1次。

【功效】温经散寒,活血止痛。

配方六

【配方】鸡血藤、透骨草、白芍药、威灵仙各50克,食醋200毫升。

【用法1将上述药物共研末,40克1份,装入布袋,加米醋煎煮,取醋浸泡足部,每次20分钟,每日1次。

【功效】活血祛瘀止痛。

配方七

【配方】透骨草、威灵仙、寻骨风、丹参、当归、川芍药、牛膝各30克,皂角刺、没药、延胡索、磨虫、红花各20克。

【用法】将上述药物加食醋两升浸透后浓煎,滤取药液,趁温浸泡足跟半小时,并用力搓揉患处,早、中、晚各1次。每剂药可反复加热后使用两日。30日为一疗程。轻者1个疗程即肿消痛止,重者坚持用药2-3个疗程内疼痛逐渐缓解、消失、行走自如。

热点排行>>
图文阅读>>